武强县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的“周窝”样板
2019-12-19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是党中央着眼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作出的重大部署,是群众的期盼、时代的呼唤。按照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要求,周窝镇把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来抓,围绕群众期盼,整合现有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建立运行机制,既最大限度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又切实丰富文明实践所站的内涵与功能。通过典型引领,全域推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成群众之家,着力打造文明实践的“周窝”样板,有效提升了文明实践活动的影响力。

周窝镇位于武强县西南部,全镇总面积51.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68公顷,下辖40个行政村,人口3.1万人。政府驻地为周窝村,距县城10公里,307国道、石黄高速穿境而过,镇域交通条件十分便捷。2017年,周窝镇被河北省工信厅确定为“河北省乐器文化产业名镇”。

以乐器为依托,以音乐文化为主题的周窝音乐小镇是在2012年4月份建立的中国第一个与乐器产业相结合的创意文化旅游基地。这里具有中外乐器品牌展示与销售、音乐人创作与演艺、中小学生音乐教育体验与实践三项重要功能,是全县乃至衡水全域旅游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近年来,小镇成功举办了中国吉他文化节、大学生音乐节、波兰艺术圈中国行等系列重大活动,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成为全国举办大型音乐活动的首选地,全国首批特色小镇、中国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国内首批音乐研学游营地之一。2018年12月,周窝音乐小镇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严格按照县委《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从搭平台、建队伍、开展实践活动着手,大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主要做法:

一、整合资源,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二、强化主体力量,壮大志愿服务队伍。

三、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有序建设。

四、做好“三篇文章”,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五、守正创新,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标杆。

一、整合资源,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为了确保镇村文明实践所(站)的建立,镇党委成立领导组织,镇党委书记亲自挂帅,按照试点工作建设的“五有”要求与试点先行的工作思路,坚持正确方向、需求导向、志愿服务、整合资源、鼓励创新、务实推进六项基本原则,将村民中心、文体广场、道德讲堂等面向群众的场所全部纳入文明实践场所建设。

依托我镇文化底蕴深厚、精准扶贫、法治乡村建设成效显著、移风易俗工作“村民食堂”成功经验,按照一所多站的规划布局,以点示范、全镇推进的工作思路,在前期试点工作中重点打造了周窝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周窝、李封庄、郭家院三个文明实践站,形成“一所三站”的工作格局,从文化旅游、法治建设、廉政“大锅台”及文明实践活动县级联系单位等方面,着力打造“3+1”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村,以开展“讲评帮乐建”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凝聚群众、引导群众,全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建设工作往实里做、往深里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二、强化主体力量,壮大志愿服务队伍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为确保全镇志愿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周窝镇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服务队,镇党委书记任队长,一般机关干部按照业务分工组成理论宣讲、文化惠民、法律法规、卫生与健康4个志愿服务小分队,根据群众的需求及上级安排及时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各文明实践站充分发挥村两委、乡贤骨干、先进人物、返乡创业人员、文艺爱好者们的自身特长,组建了5-7支志愿服务队,由村支部书记任队长,为群众提供志愿服务,成为活跃在群众当中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的中坚力量。

    一是理论政策宣讲。今年以来,文明实践站邀请市委党校退休教师、县委党校、妇联讲师,为党员干部群众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理论政策宣讲7场,受益群众600余人。

二是文化惠民活动。利用培训夜校、乡村课堂、乡贤工作室、文体广场,组织开展书记讲党课、公益岗位培训、农业技术培训、普法知识培训、国学经典学习、暑假书法培训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以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传播文明理念,为创建文明村镇添加新力量。截至目前,实践站组织各类学习培训40余次,组织元宵节花灯会、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音画情科普行”科技活动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摄影图片展、文艺活动、广场舞大赛等大型文化宣传活动,受益群众达2万余人次。

    三是法律法规宣传。结合“法治乡村”建设,在村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退休教师、退伍军人等人群中选聘有威望、有经验的2-3名志愿者组建乡村普法宣传队,开展法律宣讲、法律知识进家庭活动10余次,引导群众增强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让遇事找法、办事依法成为群众的自觉意识。

四是卫生与健康志愿服务。今年以来,各村文明实践站充分发动农村党员、离退休老干部、低保五保贫困户、致富带头人等各种群体率先加入志愿服务队,投入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之中。我镇共组织3次大规模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推进会、1次现场拉练会,全镇党员干部群众近6000人次参加了整治活动,共出动机械、车辆740台次,清除卫生死角、清运垃圾、杂草7358多方,拆除残垣断壁120余处,累计面积3万余平米。

三、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有序建设

一是做强理论宣传、确保取得成效。结合周窝音乐小镇旅游文化产业丰富的特点,我镇采取镇、村一体打造,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一起抓的模式,实行双站长双所长,打造了“六馆六场六队伍”,六馆包括世界乐器博物馆、音乐人体验中心、萨克斯公社、年画坊、音乐会馆、赋格书苑,六场包括博物馆广场、体验中心广场、体育广场、休闲广场、音乐喷泉广场和电音广场,六队伍包括理论政策、扶贫帮困、文艺健身、道德评议、义务巡逻和巾帼志愿服务队。队员们用通俗易懂的乡土语言,说老百姓听得懂、愿意听的,以身边事讲大道理,以亲身经历话乡村振兴,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供了强大内生动力。

我们还依托李封庄村的“培训夜校”,利用晚上 7-9点这个茶余饭后最空闲的时间,讲党课、开党员群众大会、培训农业、服务业养殖业能手、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县委书记、镇党委书记、驻村第一书记经常在这上党课,宣传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是打造主题宣传活动、打通“最后一公里”。我们精心策划了一批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参与度高的理论宣传活动,让干部群众在公益广告、专题影片、文艺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为全国第一个乐器文化休闲旅游的特色品牌,周窝音乐小镇成功举办了冀台经典交流汇、第二届中国特色镇智库圆桌会议暨2019绿色设计与乡村振兴(周窝)主题论坛、中国文化旅游小姐大赛京津冀赛区复赛等系列文化活动。开展文化活动期间,镇、村党员干部一起做好治安巡逻、志愿引导等工作,村里的老党员志愿者,在街口志愿执勤、维护小镇秩序,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创新理论传播,做精通俗理论传播产品。由我镇志愿者自编、自导、自拍的《扶贫版—沙漠骆驼》MV,受到了市、县领导的肯定和点赞,在腾讯视频、搜狐、手机网易、凤凰卫视、百度、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国秘书网、基层干部、扶贫之声、今日头条、长城网等网络媒体的连续转载下,一周的时间,访问量突破200万次。


三是坚持宣传造势、营造浓厚氛围。运用新闻报道、网络互动、文艺作品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持续地宣传典型事例、鲜活经验。开设善行功德榜、精神文明创建专栏,网络宣传推送 H5、创作微视频,建立镇村工作微信群,镇村实时上传动态、分享经验、交流做法、相互点赞鼓劲。还有我们的草根文艺人才也以前所未有的热情主动创作一大批移风易俗主题的文艺作品,搬上了村民活动广场的舞台,情景剧《演出之前》、音乐快板《十九大精神指航程》《扶贫赞》、三句半《谁不说俺家乡好》《夸夸咱们的新面貌》等,用音乐说事,用白话明理。 正是因为抓住了移风易俗这个切入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可以说深入人心,赢得一片点赞。

四、做好“三篇文章”,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是积极推进移风易俗,让百姓减负。 针对群众反映的红白事大操大办现象,大力推广郭家院“村民食堂”全国“节约之星”的成功经验,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2014年6月郭家院村的“村民食堂”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节约之星”,村里有红白事,村党员、村干部必到,厨师、服务员均由村两委、党员干部及村民义务担当,通过给群众免费提供场所,帮助事主解决困难,参与义务劳动,既节省了事主的时间,又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2016年,郭家院村被省命名为“省级文明村”,2017年获评“全国文明村镇”。2018年3月13日,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晓辉,到郭家院村调研,给予了充分肯定。在今年的气代煤工作中,我们把大锅台换成了燃气灶,减少了燃煤带来的空气污染,更加环保了。


  周窝村历史悠久,1955年,村支书周文乐带领村民克服阻力建立公墓,率先使用“活底棺”,丧事简办,不请客不送礼。随着周窝音乐小镇的全面发展,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建立流动乡村“大锅台”,制定村规民约,倡导丧事简办、婚事新办。在典型村的示范引领带动下,我镇各村纷纷建立了廉政大锅台,每个村立规矩做样板,充分发挥公职人员、“两代表一委员”、农村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并作好表率带好头,移风易俗从一开始的星星之火到如今的全覆盖,受到了群众点赞。2017年获评全省宣传文化工作示范乡镇。

二是切实提升人文关怀,让群众有感。(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 我们坚持需求导向,多做一些暖人心的工作,在关爱群众、服务群众中凝聚人心、赢得人心,把群众拉到我们身边来,引导群众跟着共产党走。我们主要从服务群众生活、解决实际困难、满足精神需求的民生实事、关键小事入手,通过志愿服务,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今年暑假期间,周窝镇实践站成立了假期书法辅导班,每周三、四的上午9:00-11:00开课,免费对三到六年级的小学生进行书法培训,书法班于7月10正式开班,报名人数多达60余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

三是创新发展法治乡村,让群众有得。李封庄村原来是村里乱户里穷集体收入等于零,县农行、扶贫办与李封庄村建立联系点关系后,通过开办培训夜校、引进项目、设施建设等多种形式进行帮扶。新时代文明实践开展以来,结合创建“法治乡村”示范村,李封庄村组建了5支志愿者队伍(理论政策宣讲、文明传播、文艺健身、道德评议、义务巡逻),积极引导乡贤骨干参与乡村治理,调解矛盾纠纷,健全了德治、法治、自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党员、干部带头参加义务巡逻、清理卫生、举办文艺活动。通过党员干部带头,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文明实践中来,实现了社会治理从乱到治,百姓生活从穷到富,集体收入从无到有的飞跃。

五、守正创新,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标杆

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对如何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起来、强起来,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一要落实领导责任。坚持聚焦问题,强化顶层设计,统筹调配各种资源和力量,加强对实践活动的督促检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方式支持文明实践工作。

二要健全三项机制。一是建立清单。根据群众需求以志愿服务项目的形式形成实践内容清单,细化各项目的内容、责任部门,服务方式,并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充实。二是制定规划。文明实践可根据时间节点安排,以不影响群众的工作生活为前提,坚持机制化、常态化,采取“5+N”的模式(5指理论宣讲、道德实践、文化传播、法律服务、科技普及5个规定动作,N指教育服务、健身体育服务等自选动作)。三是强化管理。积极探索建立文明实践活动效果评价反馈机制,不断改进提升活动实效,完善供需和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及时便捷的文化服务。

三要坚持统筹整合、联通共享。在文明实践场所建设中,我们依托已有的志愿服务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民食堂、党员活动室、荣誉室、农家书屋、道德讲堂、文化活动广场,建立了镇实践所、村实践站,切实做到盘活存量、不搞增量。特别是我们持之以恒地抓了周窝音乐小镇这张靓丽的名片,在这次文明实践中发挥主阵地作用。在文明实践活动推进中,我们主动精准对接、动员凝聚方方面面力量,争取相关职能部门最有力的支持,形成最强大的工作合力。

四要坚持因时而变、守正创新。在文明实践工作中,我们更加注重回应群众需求,注重平台创新、载体创新、手段创新、技术创新,激发新活力、新动力。利用经典案例、精彩视频、在线交流等形式,使理论宣传真正走向了社会大众、走进了百姓生活。在宣传引导中,我们注重突出“微时代”特点,建立镇村工作微信群,实时上传动态、交流做法、分享经验,充分发挥典范引领的作用,从而推动文明实践重点工作取得实效。


    各位领导,周窝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在各级各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中央的要求、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少差距。接下去,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探索创新,进一步提高试点工作成效。最后,真诚欢迎各位领导到周窝音乐小镇,走走看看,指导工作!谢谢大家。


上一篇:县委书记侯桂宁到李封庄村宣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下一篇:【新时代文明实践在行动】“代理爸妈”--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